美联储官员“鹰”语:三月降息无望,年内仍存变数
美联储官员“放鹰”:三月不降息,但年内降息仍存可能?
最近,美联储理事沃勒的一番话,颇有些“几家欢喜几家愁”的味道。他明确表示反对在三月份的政策会议上降息,这无疑给那些期盼着美联储放水的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。不过,他也留了个“活口”,表示如果通胀压力继续减弱,今年晚些时候降息仍然是可能的。这种既要“稳住”,又要“观望”的态度,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?
反对三月降息,底气何在?
沃勒反对三月降息的理由,其实很直接:数据不足。他认为,三月会议召开时,最新的通胀数据还没出来,贸然降息风险太大。这就像医生看病,没拿到检查报告就开药,多少有点草率。更何况,当时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还不明朗,各种关税政策搞得市场人心惶惶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降息就更显得冒险了。
当然,沃勒的说法也并非没有争议。一些经济学家就认为,当时美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,降息可以起到刺激作用。但沃勒显然更倾向于“稳健”,他宁愿多等一段时间,看看数据再说。这种谨慎的态度,也反映了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分歧。
年内降息仍存可能,是真是假?
虽然反对三月降息,但沃勒并没有把话说死。他表示,如果通胀压力继续减弱,年内降息仍然是可能的。这就像在沙漠中看到了一丝绿洲,给市场带来了一点希望。
那么,这个“如果”成立的可能性有多大呢?这就取决于未来的经济数据了。如果通胀数据持续低于预期,那么美联储降息的压力就会增大。但如果通胀数据反弹,或者经济增长超预期,那么降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。
值得注意的是,沃勒还提到了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提出的货币政策前景,即今年和明年各降息两次。他认为这个预期“没有任何问题”,即使实际结果可能略有不同。这似乎暗示,美联储内部对降息的整体方向并没有改变,只是在时机和幅度上存在分歧。
贸易战阴影下的货币政策
沃勒的讲话,离不开当时的大背景:中美贸易战。特朗普政府对主要贸易伙伴征收重大关税,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。经济学家普遍认为,关税会推高通胀压力,并可能抑制经济增长。
沃勒对关税的影响持相对乐观态度,认为关税只会“适度地”提高价格,且影响是“非持续性的”。这种观点,显然与当时主流经济学家的看法存在差异。事实上,关于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,一直存在争议。一些人认为影响有限,另一些人则认为影响深远。
不管怎么说,贸易战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。美联储需要密切关注贸易政策的变化,并评估其对经济的影响,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市场预期与政策路径:一场博弈
沃勒的讲话,也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路径的猜测。当时,金融市场认为美联储三月降息的可能性极低,但对五月和六月会议的降息预期存在分歧。
这种分歧,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不同看法。一些投资者认为,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,美联储需要尽快降息来刺激经济。另一些投资者则认为,美国经济仍然强劲,美联储不需要急于降息。
美联储的政策路径,实际上就是一场与市场的博弈。美联储需要根据经济数据和市场预期,来调整自己的政策。而市场也会根据美联储的政策,来调整自己的预期。这场博弈的结果,将最终决定美国经济的走向。
信息来源:
- 汇通财经APP
- 新浪财经(图片来源)
请注意: 以上内容基于当时(2024年3月6日)的市场信息和观点,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经济形势瞬息万变,投资需谨慎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